【导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核心区。今年,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五区共兴”区域发展战略中,就包括推进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今天的【对口帮扶 协作共兴】专栏,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市在对口帮扶红原县工作中,将草原增绿、产业增效、牧民增收人草畜平衡发展作为为目标,引领和带动当地走上一条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道路,让广大牧民们吃上生态饭、做好牛文章、过上“牛”日子。 【现场】记者 仲夏:虽然已进入立夏时节,但在红原县雅卓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在我身后山坡上,放养着合作社的部分牦牛,而更多的牦牛则是在我旁边的这座暖棚里进行喂养,和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在让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同时,又能实现高原牧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正文】绵阳在帮扶红原期间,创新性实施了牦牛的标准化了养殖模式,通过“基地+合作社”开展适度放牧和圈舍补饲相辅助,科技与保险双保障的养殖模式,加快粗放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型。然而这样的畜牧方式,在刚开始实施时,当地很多牧民都不支持。 【同期声】红原县雅卓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龙让建措:不了解暖棚建完后的一些(效果) 【正文】为了消除牧民们的顾虑,绵阳帮扶队员们顶着寒风、冒着大雪,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引导。很多帮扶干部因此被晒伤、冻伤。 【同期声】绵阳市第五批帮扶干部 红原县瓦切镇党委副书记 王勇:顶着烈日,涂着防晒霜的情况下被晒伤的也有,脚出现冻疮、手出现冻疮的也有,更有甚者是背着氧气瓶带着生病的身体到远牧点开展工作,推进工作。 【正文】经过帮扶队员们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终于打消了牧民们的顾虑,很多牧民开始发展标准化养殖。通过这样的畜牧方式,牦牛的出栏周期由原来的5年缩短到现在的3年,冬季的死亡率也大幅减低,牧民的养殖收入得到了大大提升。 【同期声】红原县雅卓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龙让建措:冬季牦牛蜷在暖棚里,就是一个保暖的作用,自然而然牦牛的存活率就高了,存活率高了牧民的(牦牛)出栏率也就高了,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提升。 【正文】截止目前,红原县已经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家庭牧场348个、联户联营基地100个。预计可以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15000元左右。 【正文】通过标准化养殖牦牛,还能够进一步缓解因牦牛过度啃食而破坏草地平衡。从而让草场有足够时间恢复生长,实现生态绿色发展。 【同期声】红原县雅卓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龙让建措:对草场的过载率也减低了,草蓄平衡这方面的话,我觉得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文】绵阳帮扶队伍还在拓宽畜牧产业链上下功夫,通过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收购牧民家里的牛奶并加工成奶粉、酸奶销往全国各地,以此进一步提高牦牛的附加值。 【同期声】红原更攀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布让:从原料销售的收入上来看的话,只是我们这家公司,(当地牧民)少的就有两三万的收入,多的有七八万的收入。 【正文】与此同时,绵阳还联合当地林草部门,通过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48亿元,大力实施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草原生态综合治理230多万亩。 【同期声】红原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卞文忠:草原退化趋势得以遏制,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稳步提升 【正文】“红原所需、绵阳所能”,这是绵阳帮扶给出的承诺。自绵阳帮扶红原的最近两年时间里,聚焦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科学编制五年帮扶规划,储备项目33个,计划投资1.76亿元。已累计落实资金7504.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4个。一个个带有“绵阳”标识的项目建成投运,为红原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同期声】绵阳市省内对口帮扶红原县工作队领队 左代武:两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绵阳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帮助红原构建以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绿色生态工业、全域旅游业为两翼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支持建设麦洼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年活畜出栏量6.3万头。做强牦牛肉、酸奶、冰淇凌等农特产品,惠及全县10个乡镇3.9万多农牧民。 【正文】不仅如此,绵阳帮扶队伍还经过积极协调,计划投资12.5亿,在三台县芦溪工业区建立“红原•三台•温州帮扶县飞地产业园区”,持续提升红原的发展后劲。 【同期声】绵阳市省内对口帮扶红原县工作队领队 左代武:我们充分发挥对口帮扶和全域结对资源引领作用,结合三台、红原、温州三方优势,立足红原实际县情,完善绿色产业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我们创新的在三台建设了飞地产业园区,截止目前我们共投入资金4.3亿元,引进企业30家。 【正文】“绵红一家亲”,在绵阳的帮扶下,红原县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基础不断夯实,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牧民持续增收的“红原模式”基本形成,迈上了抢占川西北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高地,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能级提升的新征程。 【同期声】绵阳市省内对口帮扶红原县工作队领队 左代武: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我们帮扶干部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筑牢民族团结为基石,把党的民族政策贯穿其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批批援藏干部用实际行动不断续写着“绵红一家亲”,为红原加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绵阳力量。 【记者手札】在红原县采访的这些天,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绵阳帮扶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梦想,用实干铸就担当,和牧民一起找到了一条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美丽的格桑花开在“绵”延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