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梓潼县坚持党建引领,做大做强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预计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50%以上的村可突破8万元,有望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 【正文】初冬时节,走进梓潼县仁和镇檬垭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果园,300多亩沃柑长势喜人。另外,根据订单农业种植的300多亩榨菜、青菜,预计将在年底上市。 【同期声】梓潼县仁和镇檬垭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冬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立足本村实际情况,在村级集体经济上谋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现在也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2023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应该超35万元,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正文】一村一品,围绕果蔬、鱼塘、生猪代养、粮油种植等,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声有色。 【同期声】梓潼县仁和镇秋树村党支部书记:杨道理:我们流转了100亩土地,(每年)种的有萝卜、榨菜、小麦、高粱等,都是村干部全部做活,尽可能(每年)达到8万块钱的集体经济收入。 【正文】壮大村集体经济,最终要用于乡村振兴,用于解决农村群众实际困难。文兴镇盘龙村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烘干房,发展新“1+5”生猪代养,塘堰养鱼等多种形式,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以上。 【同期声】梓潼县文兴镇盘龙村党总支书记 王正柏:收益过后用于做公益事业,如维修原来的沟渠,以及临时性地对老百姓救助。用我们的结余资金,确实困难的农户,购买那些比较惠民的社会保险。 【正文】梓潼在交通、人口等方面均不具备优势,村集体经济呈现出体量偏小、质量偏低和收入偏少的特点。该县制发《梓潼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并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推进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中,提出新“1+5”生猪代养、“飞地抱团”、生态鱼代养、承接农村公益项目等7种模式,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走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规模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有望率先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