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粮食是保障民生之本,土地是粮食生产之基。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动,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对耕地的长效性保护,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正文】在三台县观桥镇碧波村,这里种植发展的大豆长势良好,再过几天就将迎来收获期。 【现场同期声】我们种的大豆长势好好,大豆收了之后,我们明年三月份就计划种植春玉米。 【正文】眼前这两亩多地是碧波村村民龙成富的。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土地撂了荒。今年,观桥镇在整治撂荒地行动中,龙成富家的两亩多土地被列入其中。 【同期声】三台县碧波村党总支书记 梁平辉:两年内,我们不给农户土地流转金,整治费用由村集体经济支付,收益归村集体经济所有,两年后,农民要自己种,他们就可以拿回去自己种,如果不种,可以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每年按收益给他们分红,保证他们持续增收。 【同期声】三台县碧波村村民 龙成富:没有能力做了,在两年之后,我还是交给村上管理,现在有200到300元的流转费用,我还是感觉非常满意。 【正文】在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促进大豆玉米生产快速发展中,观桥镇共摸排撂荒耕地600余亩,目前通过集中整治,已全部得到有效使用。此外,该镇通过轮作休耕、撂荒地整治、低效林退腾等项目实施,2022年全镇实现粮油播面98423亩,确保粮油播面和总产稳中有增,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同期声】三台县观桥镇党委书记 马迎春:今年碧波村通过撂荒地整治,种植的164亩玉米虽然一定程度受旱情影响,但还是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11万元,而且示范带动了1.1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提高了复种指数,为全镇粮油扩面、产量增加、集体创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正文】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市自2020年开始撂荒地整治工作,通过探索推广土地托管治理一批、股份合作带动一批、订单农业激励一批、返租倒包解决一批、设施农业盘活一批等“五个一批”的治理模式,加强对撂荒一年以上耕地的整治工作。今年,全市共摸排撂荒耕地4.54万亩,截止目前,撂荒耕地全部整治结束,并且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同期声】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熊帮照:主要是用于我们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及我们秋洋芋的生产,这为我们全市粮食扩面增产奠定了一个非常结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坚决杜绝撂荒耕地的反弹和新增,努力建设天府良田,为我们四川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做出绵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