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江油市青莲镇用“无限创意”将闲置的资源“活动”起来,变身李白故里文创产业园,让过去“单打独斗”的文创产业有效集聚,实现抱团发展。 【正文】最近,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梳传承人陈生用将他们在江油城边开了六年的工作室转移到了青莲。在这里,他不仅可免三年房租,还可与其他非遗项目同台展示,抱团发展。 【同期声】绵阳市非遗项目黄杨木梳传承人 陈生用:大家集中到一堆 它有很多的优势 逛的人多 来欣赏来买的人就多些 【正文】陈生用搬进的新平台正是江油市推行“两项改革”的成果。过去这栋大楼是江油市原九岭镇镇政府办公大楼。九岭镇并入了青莲镇后,这栋大楼被闲置出来。为有效盘活资源,结合江油各地文创资源分散不一、“单打独斗”的现状,青莲镇决定将该楼打造成集合各种文创资源的统一发展平台。 【同期声】青莲镇党委副书记 薛涛: 把他们集合在一起 争取形成一个产业 产生化学效应 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 【正文】在李白故里文创产业园,记者了解到,这里集研学、培训、展销、会商于一体,设立了非遗文化、文创产业、展销和会务休息四个区域。 【正文】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给了非遗传承人更多的发展信心。 【正文】江油市非遗项目擀酥麻饼传承人白海英在自己的门店不仅设有产品展示,还特地准备了手工制作酥饼的工具和烤箱。 【同期声】江油市非遗项目擀酥麻饼传承人 白海英:产业园人多的时候 我们可以在这里现场制作 我们的擀酥麻饼的流程 把整个工艺展示给大家 借助这个平台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产品 知道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文】目前,产业园已引进有黄杨木梳、烙画(火笔画)、刺绣、李白诗意绣等23家非遗项目和书画大家入驻。 【正文】接下来,青莲镇表示在加强项目服务的同时,将整合当地李白故居及方特东方神画旅游资源,将产业园设立成另一旅游点,以此吸引人气,推动产业园发展。 【同期声】青莲镇党委副书记 薛涛:我们准备引进第三方运营公司 主要通过商业运作 把我们江油的乃至来自绵阳的文化 传统的手艺 我们把它宣传出去 广为人知 真真正正地把我们李白故里文创产业园区做成绵阳市的文化标杆的文创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