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易德顺今年69岁,祖籍三台永明。
据易老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要进一趟绵阳城又是走路,又是坐马车,很不方便。
1979年,绵阳城区到丰谷的公交车开通。“一大早就起来吃早饭,走路到丰谷赶公交,买票、排队、上车,错过要等好久,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趟。”易德顺说。
那时候,从丰谷坐马车到绵阳要一个多小时,票价两块左右,一辆马车还只能坐4个人。而公交车呢,从丰谷到绵阳只要40分钟,票价4角5分钱,一趟能坐几十号人,便宜又快捷。这让公交车很快占领了市场,受到老百姓的青睐,马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后来,易老搬到了绵阳城区居住,日益发达的公交网络,让易老出行更加便利,乘坐公交车也成了易老出行的首选。这些年来,绵阳公交各种硬件、软件上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公交车在逐渐更换,驾驶员、售票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好。有的老年人上车不方便,驾驶员还会去搀扶,非常好。” 易德顺说。
更让易老欣喜的是,绵阳公交集团发展这40年以来,始终坚持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车就开通到哪里。1712公里线路覆盖城乡,老百姓在镇上,甚至村上都能坐上公交车,老百姓进城卖菜,办事都很方便。
见证了绵阳公交的发展,易老才对公交事业有了深沉的爱和理解,现在易老还是绵阳公交集团的行风监督员,这些年没少给公交建言献策。
易老说,监督员他要继续干下去,继续提建议,为绵阳打造优秀公交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绵阳公交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