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3),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揭晓了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以及“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北川羌族草编传承人黄强,入选30位2018“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是四川唯一获此殊荣的非遗传承人。
黄强是北川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5.12大地震以来,他致力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2016年,黄强先后创办北川永通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北川禹羌传承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培训8000余名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人朋友学习草编技术,加工草编产品,脱贫致富。
同时,在黄强的带领下,羌族草编多次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地区,由他组织开发设计的多项旅游产品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其中,“草编中国龙”参加2012年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洲巡展,被芬兰国家森林博物馆收藏。
目前,公司已建立草编传承培训生产基地16处,建立草编专业合作社5家,解决就业超过100人,带动就业超过200人。公司开发的草编产品包括草编冰箱贴、生肖摆件、保健草鞋、草编挂件以及草编工艺画等十大系列上千个品种,其中申报版权专利850多项。羌族草编已入选第四批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公布了100人候选名单。经专家委员会投票、评议,活动组委会综合考虑候选人区域、类别、构成等多种因素,充分衡量候选人的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及年度代表性,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其中,传承人22位,研究者5位,管理者、策展人、企业家各1位。22位传承人涵盖非遗十大类别中的八类,国家级传承人18位,省、市级4位。
羌族草编技艺是流传在羌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技艺,主要采用生长在羌族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的棕榈树叶等为原材料,经过采摘、筛选、摊晾、蒸煮(熏蒸)、暴晒等处理后,纯手工编织而成的各种物件。